2024中国远程教育大会探讨数字赋能翼鸥教育ClassIn升级未来学习空间
发布时间:2025-04-21 14:46:53| 浏览次数:
11月7日—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国家开放大学指导,《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数字赋能终身教育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深入探讨了推进教育数字化、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的路径,为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贡献了宝贵的行业智慧。
大会传递出明确信息:在数字技术的强力驱动下,我国终身教育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面向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的宏伟目标,任务艰巨且紧迫,需要各界共同努力。为此,大会特别制作了专刊,向终身教育领域的同仁致敬,并期望通过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智慧碰撞,促进政产学研各方的紧密合作与同向发力,共同投身教育强国的伟大实践。
在KaiyunAI时代,教育领域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一个核心问题是:在信息过载的当下,创新能力是否依然占据核心地位?互联网将世界紧密相连,同时也带来了选择上的困扰。在此背景下,选择“不学什么”显得尤为重要。
教育数字化的核心在于“从课堂到课程”的转变,强调基于能力的教学。这需要建立专业能力量规,并将其与教学动作和行为数据紧密关联。然而,当前许多课程仍停留在内容设计阶段,而教育数字化时代要求我们从以教为中心转向以学为中心,从知识掌握转向能力培养,从内容设计转向产品设计。
AI技术的迅猛发展不仅改变了我们对教育的传统认知,还提出了新的学习与工作范式。AI时代的科研范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专家去领域化的趋势日益显著。AI技术的应用使得科研不再局限于传统学科,跨学科和综合研究日益增多。AI在数据识别和分析方面的能力甚至可能超越人类智慧,这引发了关于人类智能在AI时代地位的讨论。
同时,AI时代的学习范式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学+人文空间”成为当下学习者更易接受和喜爱的方式。这强调了人与知识、AI共生长的空间的重要性。在此背景下,翼鸥教育基于AI技术对未来学习空间进行了全面升级。新的学习空间包括AI时代的学校,具备远程教学、具身智能、人文氛围的未来学习场所(如咖啡厅、图书馆、夜校等);AI时代的教室,则解决了新讲授、BYOD(自带设备)、分组教学等授课场景的专项问题,实现了教学视听的代际跨越;此外,还包括学习型家庭空间等。
在AI时代,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包括AI课程的设计和能力培养的方向。同时,在评估人才时,新的“五唯”评价体系也应运而生,其中内生动力占比40%,开放性、坚毅力各占20%,智慧占10%,领导力占10%。这一体系表明,在AI时代,一些传统能力指标并未被提及,预示着“品质”对于AI时代的人才而言可能优于“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