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育之强支撑战略腹地建设
发布时间:2025-01-13 20:17:11| 浏览次数:
③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开展2024年红领巾建队日活动。均为学校供图
开栏的线年是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关键之年,也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更是面向十年建成教育强国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为扎实推动教育强国建设高起点布局、高质量推进,本报今日起开设“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厅局长访谈”专栏,刊发各省份教育部门主要负责同志访谈,宣传各地召开教育大会和推进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的总体思路、核心内容、重点举措等,敬请关注。
近年来,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把教育摆在全省工作大局的重要位置来抓,扎实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四川在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方面有什么举措?对此,记者专访了四川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余孝其。问:
余孝其:全国教育大会召开以后,四川第一时间传达学习贯彻,作出安排部署,重点抓了4个方面。
出台一揽子政策,构建“1+N”政策体系:“1”是编制教育强省建设规划纲要,“N”是聚焦思政建设、基础教育等方面,出台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
2024年5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学生回信。四川如何结合此次回信精神推动学校思政工作?
余孝其: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后,全省教育系统倍感光荣、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我们以重要回信为契机,在“深”“活”“实”3个字上下功夫,创新推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在“活”字上,我们选取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过的南充市嘉陵区之江小学、广元市剑阁县剑门关高级中学、宜宾学院3所学校,挖掘有代表性的感恩奋进故事,上好“2024年秋季学期四川省大中小学思政教育开学第一课”。
全国教育大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四川在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方面有哪些探索?
余孝其:近年来,四川人口总体呈现“两增两减”态势,即省会成都为主增加、多数市(州)减少,中心城区为主增加、多数县(市、区)减少。我们主要从3个方面着手解决。
其次,我们做优增量,全面拓展升级“四川云教”,遴选部分省级示范性普通高中、义务教育优质发展共同体领航学校为“链主”,将全省所有普通高中和义务教育学区接入网链,形成覆盖817所普通高中学校和8500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基础教育优质资源远程共享体系,让师生共享优质资源,教育乘“云”而上、顺“数”而为。
四川是我国发展的战略腹地,在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在四川建设战略腹地进程中,教育如何发挥支撑作用?
余孝其:四川高校和科研机构众多,创新人才集聚,产业体系较为完善,产业基础雄厚,我们充分发挥教育支撑引领作用,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第二是建平台。我们有组织推动高校服务企业科技创新需求,积极争取国家布局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高等Kaiyun官方网站研究院、全国高校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三大平台”,强化对重点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余孝其: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到那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更加宽广,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源源不断涌现;家家户户的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教育具有强大的国际竞争力、影响力和话语权,我国成为世界重要教育中心、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