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通道 杨秀媛委员:数字化赋能 教育更智慧
发布时间:2025-01-15 13:03:10| 浏览次数:
人民网呼和浩特1月14日电 (记者 张聿修)1月14日下午,自治区政协委员,通辽市科尔沁区副区长杨秀媛走上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第二场“委员通道”,围绕教育数字化答记者问。
杨秀媛介绍,面对教育数字化的“变局”与“新机”,内蒙古自治区积极探索数字化转型下的教育高质量发展方向和路径,近年来,通辽市科尔沁区紧跟自治区的工作部署,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立智慧教育综合管理中心,重点支持智慧教育建设项目。在全区中小学实现宽带网络、多媒体教学设备、录播教室等数字化基础设施全覆盖的前提下,接通国家、自治区和通辽市三级智慧教育平台,建设科尔沁区智慧教育云平台,并以此平台为依托,构建了“1+”数字模式,精准服务教育教学,进一步推进了智慧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深度融合。
“2024年3月,在科尔沁区教育研修中心技术支持下,科尔沁区铁路第一小学与城乡七所学校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双师课堂活动。”杨秀媛说,借助云平台“双师”课堂模式,主讲教师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将精彩的教学内容实时传送至各参与教室,与此同时,其他7所学校安排辅导老师,在现场针对学生的反应进行即时互动和个性化指导,保障远程教学效果。双师课堂,以其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Kaiyun开云统课堂的藩篱,让知识的传递不再受限于地域和时间。
杨秀媛提到,除了课堂体验更加丰富,云平台也充实着学生们的假期生活。通辽市科尔沁区“优课在线”是科尔沁区教育的假期名片,来自全区各校的优秀教师精心录制40余节精品课程,面向全区中小学师生免费开放,自开播以来受到了广大中小学师生的热烈欢迎。
未来,科尔沁区将继续基于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慧教育的理念,继续提升数字化设施水平,协调数字教育相关法规制定,完善智慧教育治理机制,按照“先立后破、先试点后推广”的工作思路,探索构建更具适应性和灵活性的智慧教育新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
关于智慧教育发展,杨秀媛提出建议,深入推动教育理念、教学手段与思维方式等变革,让线上线下课程内容深度融合;构建统一的数据平台,打通数据孤岛,实现教育数据、资源的共享,让数字技术真正为教育所用;把数字化水平纳入学生综合素质和教师教学能力评价范畴,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为驱动培养个性化创新型人才,推动教育模式变革。
1月12日,大学生在品尝俄式列巴。当日,来自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的16名学生结束了由自治区文旅厅举办的“寒假冰雪去哪里·内蒙古来宠你”全国百名大学生内蒙古冬季研学旅游活动呼伦贝尔冬季研学之旅,活动期间,学子们领略了草原的辽阔与壮美,挑战了“冷极”严冬的“冷”与“酷”,深度探寻这片土地独特的民俗文化与自然景观。…
连日来,西藏日喀则市定日县地震灾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内蒙古自治区总工会党组研究决定,向西藏自治区总工会捐赠抗震救灾资金100万元,送去内蒙古工会组织的温暖温情和广大职工的关心关爱,支持灾区工会慰问受灾职工与救灾人员,帮助震区群众尽快渡过生产生活难关,共同重建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