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观点 翼鸥教育(ClassIn)创始人兼CEO宋军波:AI时代的教与学——人、知识与AI的对话空间
发布时间:2025-01-25 12:07:24| 浏览次数:
11月7日—8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中国教育Kaiyun开云技术协会、国家开放大学指导,《中国远程教育》杂志社主办的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围绕“数字赋能终身教育 加快教育强国建设”的主题,探寻推进教育数字化、提升终身学习公共服务水平的路径,为构建泛在可及的终身教育体系贡献了行业智慧。
大会传达的信息表明:在数字赋能教育、技术重塑教育生态的进程中,我国终身教育正在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到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任务艰巨、时不我待。我们特别制作大会专刊,致敬终身教育同仁,希望以理论研究、实践探索的智慧碰撞,促进政产学研各方紧密合作、同向发力,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实践,共同办好教育强国事业。
在AI时代,我们面临着一个问题:创新能力是否仍然是最重要的能力?互联网将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同时也带来了信息过载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选择“不学什么”比选择“学什么”更为重要。
教育数字化的核心是“从课堂到课程”,强调基于能力的教学。我们需要建立专业能力量规,并将其与教学动作和行为数据关联。目前,许多课程仍停留在内容设计阶段,而教育数字化时代要求我们从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从知识掌握转变为能力培养,从内容设计转变为产品设计。
AI不仅改变了我们对教育的想象,而且对我们如何在新的技术环境下进行学习和工作提出了新的问题。首先,AI时代的科研范式正在发生变化,专家去领域化的趋势日益明显。AI技术的应用使得科研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学科,跨学科和综合研究日益增多。AI能够识别和分析数据中的规律,它可能超越了人类的智慧。这引发了关于人类智能,包括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在AI时代是否能被取代的讨论。其次,AI时代的学习范式是“学+人文空间”,“AI学习机+AI教师+AI自习室”模式成为当下学习者更容易接受和喜欢的方式。这强调了知识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是人、知识与AI共生长的空间。为此,翼鸥教育基于AI对未来学习空间进行了全面升级,新的学习空间包括:AI时代的学校,具备远程教学、具身智能、人文氛围的未来学习空间(如咖啡厅、图书馆、夜校等);AI时代的教室,解决新讲授、BYOD、分组教学等授课场景专项问题,实现教学视听代际跨越;学习型家庭空间等。
在AI时代,我们需要重新思考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包括AI课程的设计和能力培养的方向。这是一个我们必须勇敢面对的问题。在评估人才时,出现了新的“五唯”评价体系,包括内生动力(40%)、开放性(20%)、坚毅力(20%)、智慧(10%)和领导力(10%)。这一体系显示,一些传统能力指标在AI时代并未被提及,也预示着,对AI时代的人才来说,“品质”优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