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网站-中国大陆权威在线教育平台

专家共谈发展老年教育赋能银发经济-Kaiyun中国官方平台

专家共谈发展老年教育赋能银发经济

发布时间:2025-02-12 21:52:09| 浏览次数:

  

专家共谈发展老年教育赋能银发经济(图1)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的老人走进老年大学,实现心中梦想,拓展人生的边界。如何推动老年教育快速健康发展,实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养、老有所为,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日前,在2024(第二十三届)中国远程教育大会“发展老年教育赋能银发经济平行会议”上,与会者对此进行了探讨与交流。

  梳理会议传递的信息,可以看到:在百舸争流的老年大学群体中,国家老年大学肩负起了引领全国老年大学创新发展的重任;乘数字化之势,老年大学正在向数字化转型;银发经济的兴起,将给老年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黄石松:老年教育与银发经济如何相互赋能

  老年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方式的本质特征。从目的和功能看,老年教育可以提高学习者的知识和技能,但更重要的,它是老年人社会参与的一种方式,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包括:就业参与、教育参与、精神文化生活参与、社区参与(社会组织的参与)、政治参与等多种方式。从本质属性看,不论是基于个人角度还是社会公共服务的角度,老年教育都是一种投资,而不是一种消耗,更不是“打发时间”。对于老年人而言,学习带来健康状况改善和医药费用的减少,要比其他功能的效果大得多。

  走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的战略路径。在由中度老龄化向重度老龄化社会演进的过程中,我国银发经济的发展必然将从“政府主导的事业发展”阶段,转向“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的新阶段。事业是基础,为产业提供支撑;同时,在事业发展中可以也必须更多地采取市场经济的手段,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事业强调社会公平和社会效益,侧重满足老年群体的基础性、生存性养老需求;产业则注重效率与经济效益,倾向于提供多样化、个性化、高层Kaiyun官方网站次的产品与服务。

  要实现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双轮驱动,政府加强政策引导、规划指导、宏观调控,做好市场监管和服务;政策精准发力,发挥好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带动社会资本投入。同时,充分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实现“多元主体参与、老龄化风险递次应对”的格局,实现银发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老年教育与银发经济“相互成全”。两者是一体两面关系。一方面,通过老年教育赋能银发经济发展(需求侧)。老年教育既满足需求,又创造需求,带动银发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发展银发经济赋能老年教育(供给侧)。银发经济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老年教育的需要。老年教育的侧重点应该是就业教育与培训、健康教育与功能维护、金融知识普及与财富管理、发展老年人旅游和文化教育、发展老年人志愿服务、发展终身学习。

  围绕扩容与提质,探索老年教育发展新Kaiyun官方网站路径。一是深化“三个课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组织形式。从教室学习知识,到社团展示才艺,再走向社区服务社会,围绕“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拓展提升老年教育的边界与内涵。二是课程班级扩容提质、适需适配。扩大招生规模,多开、开好老年朋友喜闻乐见的传统课程的同时,紧贴时代发展、顺应需求变化、启发引领风尚,不断拓宽课程门类,探索开设创新类课程,满足老年群体对多样化、个性化、高品质课程的需求。三是汇聚多方资源,拓展办学渠道,激发社会力量参与活力。依托上海开放大学、上海教育电视台、上海自然博物馆资源,进一步增扩教学点,共建研学基地。与华东医院、曙光医院、上海评弹团、上海小荧星集团、上海音乐学院等企事业单位签约合作共建,组团式提供专业化精品课程。四是开办老年学历教育。颁发国家承认的、电子注册的上海开放大学高等专科毕业证书,满足老年群体高层次专业学习需求。五是做好教育联盟牵头工作,发挥示范引领辐射作用。强化“1+N”上海老年大学教育联盟体系,积极发展吸纳区级分校、高校分校、企业分校,联盟队伍逐年壮大。

  深化合作与研究,开创老年教育发展新局面。一是搭建交流平台,深化合作研究。依托上海老年教育研究院、上海市老年教育理论研究中心、长三角老年教育研究协作组织等科研平台,举办学术论坛,承接专项课题,出版研究成果。二是发挥引领作用,带动整体发展。牵头指导全市老年教育研究工作,发布《上海市老年教育研究课题指南》,组织全市老年教育机构进行课题申报、立项评审、中期推进、结项评审。举办骨干培训,开展成果表彰,培育科研队伍。三是办好学术期刊,提升研究水平。在多年来承办《终身教育·老年教育研究》杂志的基础上,将联合多方力量与资源,创办《成才与就业·终身教育》(正式出版物),争取成为专注老年(社区)教育领域理论研究和学术交流的高地。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老年教育研究工委会数字化工作办公室主任钱厚兵:依托数字化推进老年教育联盟构建和协同发展

  老年教育现状。老年大学遍地开花,截至2023年底,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数量达到7.6万所。数字化运用普及率提升,线上和线下融合主体格局基本形成。线上教育、活动辅助手段普及率不断增长,数字化手段运用是老年龄化形势的必然要求。

  银发经济推进的破局之道。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很多机构仅限于基础性教学,只有少部分地方开展了研学等增值服务。很多教育机构单兵作战,工作量大,成效不佳,而且运营服务能力层次不齐,思想意识有待转变。破局之道是,改变单兵作战模式,多机构协同。“协同式发展”是老年教育工委会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我们发出成立联盟倡议,计划构建试点性联盟架构,实施规模化运营,通过联盟协同机制、进行统一运营、利润共享。

  启动“老年教育发展银发经济之协同·2025”计划。老年教育工委会计划在2025年构建老年教育联盟并适时召开联盟大会。工委会将以数字化为依托,搭建数字化平台、引入统一运营团队、上线各类服务和商品,从而创造老年教育造血模式,形成多方共赢生态发展格局,打造老年教育发展生命力之源。希望通过这样的努力,为老龄教育和银发经济的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径。

  中老年兴趣教育行业趋势及产业机会。首先,中度老龄化的社会结构将刺激银发经济市场快速增长。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不断攀升。我国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群在2023年达到15%;截至2023年,我国银发经济市场规模达到7万亿元,占GDP的6%,到2050年,预计将达到近50万亿元,占GDP的13%。其次,精神层面的消费能撬动产业中的关联品类机会。把中老年人群的需求分为“刚性”需求和“升级”需求,“升级”需求能够对中老年产业地图中的关联板块发挥较强的撬动作用。

  中老年兴趣学习人群洞察。首先,女性和高知高收入群体是学习主力。兴趣学习人群整体认知水平偏高,大专及以上学历占55%,职业以高干(39%)、高知(34%)为主;他们具备足够的经济能力为兴趣买单;个人兴趣爱好是中老年兴趣学习的首要动机。其次,线上学习省时省力,短视频和直播是主要渠道。从参与兴趣学习的方式统计来看,线上学习网络课程是中老年兴趣学习人群选择的主流方式,在选择线上学习渠道时,优先选择微信生态平台(62%),然后是在线学习平台或教育类App(46%)、短视频平台(45%);55%的中老年兴趣学习人群表示学过网络课程后,会选择加入对应课程的社团/俱乐部,和大家定期交流学习。49%会参加相关的旅游/游学活动,25%会参加课程比赛。

  视频号中老年兴趣学习人群洞察。特点一:短课模式最受欢迎,视频号用户倾向选择学习周期为1—3个月的课程,占比为31%。40%的视频号用户愿意每周学习1—3天,他们注重生活和学习的平衡。特点二:视频号能同时满足社交和学习需求,且操作顺滑体验好。通过调研视频号用户选择在视频号学习的原因能够发现,超八成的用户认为视频号能高效满足线上社交需求。特点三:健康养生类、兴趣爱好类课程是视频号中老年兴趣学习人群的热门选择。机会用户与现有用户的课程偏好存在一定差异性,职业技能类课程需求变化幅度最大(7.5%),未来上涨趋势明显,其次是兴趣爱好类、社交技巧类课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