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信心 勇挑大梁·新产业拥抱新未来 智慧教育 遇见未来
发布时间:2025-02-18 16:16:46| 浏览次数:
课堂上,老师使用数字黑板和智能课堂应用,实时将课程资源和互动游戏推送给学生,教学相长,趣味横生;
保定汇聚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保定市智慧教育平台、数字课程教材云平台三大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结合本地优秀资源,打造教育资源库;智慧课堂方面,基本实现智慧教育规模化常态化;搭建AI教研平台,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个性化学业评价体系;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已完成上线试运行……全市教育系统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辐射带动智慧教育创新发展,为建设“数字保定”提供有效抓手。
安国市第二实验小学二年级语文课上,老师讲授《小蝌蚪找妈妈》,先是播放一段影像资料,然后使用来自平台的名师授课片段,向同学们进行生动演示。
曾几何时,老师用粉笔一行行写下板书,粉末飞扬。后来,用投影仪边写边讲,仍然不够形象立体。现在,一块屏幕能连接全国千万师生,一台电脑就实现全区域数据互通。
保定市智慧教育平台以AI技术、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基础,聚焦教、学、考、评、管5类教育Kaiyun核心主场景,辐射全市22个区县和市直属中小学百万余名师生,打造教育资源库,为教育均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
截至目前,我市已沉淀试卷资源超350万份,学科资源68万余个,各区县教师资源覆盖率均值达42.29%,全力破解教育资源不均衡难题。
保定一中智慧课堂应用已很常见——英语老师可以创新英语写作教学新模式,融合朗读、听说、预习等内容;语文老师将人工智能评分巧妙应用于教学,帮助学生纠正阅读中的常见问题。一位老师兴奋地表示:“智慧课堂不仅让教学更加高效,还能依托平台实时查看班级整体学习情况,系统会自动生成教学建议,帮助教师调整教学重点,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依托市教育局自行开发的大数据网阅分析系统,智能阅卷和学情分析成为教学评价的重要工具。以学情了解教情,以教情评价校情,系统保证了统考评价和教学指导的科学性、时效性。家长可以通过手机查看孩子历次考试情况与变化对比,实现教学评一体化,帮助教师精准指导学生,也为家长提供更多参与孩子学习过程的机会。截至目前,我市组卷次数稳步上升,智能批改超12.5万次,基础教育数字化支撑能力、教师应用人工智能工具辅助教学工作能力大幅Kaiyun提升。
我市以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为核心,全力推动课后服务工作向纵深发展。市教育局制定《关于进一步提高课后服务质量的指导意见》,联合四部门出台《保定市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经费保障实施细则》,确保各县(市、区)和各学校更加专注于提升服务质量。
2024年11月1日,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启动开发、建设,逐步实现全市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构建体系完备的课后服务资源库。
目前,课后服务数字化管理平台已完成建设和上线试运行,面向学生启动数字化平台和平台资源的应用服务。学校管理效率大幅提升,学生可借助平台丰富的资源获得全方位提升。
市教育局将进一步确保平台落地实施应用,总结经验、提炼模式,为全市课后服务数字化工作提供范例,逐步形成和打造我市课后服务特色品牌。同时,整合更多社会资源,为课后服务注入新活力。
我市以数字智慧赋能为抓手,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建设,以区域示范、资源共建为导向,组建保定市人工智能教育的骨干教师团队。以区域联动为引领,紧跟教育强国建设,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全学科、全过程、全环节的教学模式,打造智慧、开放、融合的教育新生态,为教育发展智慧化、多元化学习场景源源不断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