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晓小学:新校园更有新内涵AI赋能绘智慧教学新蓝图
发布时间:2025-02-28 16:40:34| 浏览次数:
随着DeepSeek的横空出世,全球再次掀起了一股AI热潮。科技日新月异,教育该何去何从?对此,深圳市东晓小学有着深刻的思考。
本学期,东晓小学喜迁新校园,校园更美空间更大,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学校意识到,过度依赖AI可能会让学生失去主动探究的精神,为此,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希望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打通单一学科学习的壁垒,提倡多学科贯通的项目式学习。学校党总支书记汤文钦表示:“我们将通过AI赋能教学,走出一条科创与体育并重的办学之路,不仅要让学生拥有强健的体魄,更要培养学生成为适应未来发展的东晓‘朝阳少年’”。”
高大气派、洁白如雪的新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两层楼的图书馆、新增多个功能室,办公室和教室里均新增了午休床,师生实现躺着午休……这个春季新学期开启,因为新校区的投入使用带给东晓师生们满心的欢喜。
新校区分两期建设,目前一期已投入使用,二期预计明年9月投入使用。新校区占地面积24508.8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3820平方米,总投资5.377亿元。相当于原校区近8个那么大,是罗湖区单体建筑面积最大的小学。
入驻新校区师生动力倍增。人工智能时代,东晓小学主动拥抱AI:一年级组利用智能排班表自动生成值日表,三年级组通过AI分Kaiyun官网中国析学生行为数据优化评语撰写,五年级组设计“AI+主题班会”模式,家校沟通中AI工具帮助教师精准回应家长需求提升沟通效率……开学伊始,东晓小学召开新学期科级组长研讨会议,聚焦“AI如何赋能教育教学:从工具应用到课堂重构”主题。鼓励老师们巧用AI为教学赋能 ,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学校计划从这几方面着手:构建AI赋能的新型教师发展体系、打造智能化教研新生态、创新“AI+课堂”教学模式、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等。校长张弘解读了学校AI赋能教学的顶层规划,提出构建“资源库+智能平台+评价体系”三位一体框架,推动跨学科融合创新。汤文钦书记以“融合、赋能、革新”三个关键词为方向,鼓励教师将研讨成果转化为行动,探索AI驱动下的课堂深度重构。未来,学校将以技术为翼,以育人为本,持续探索“AI+教育”的无限可能。
科创是东晓小学一张闪亮的名片,学校蝉联七届罗湖区大创客节优秀组织奖,校长获评七届活动组织优秀校长,书记获评罗湖区第七届大创客节活动组织优秀书记。
东晓小学是罗湖区创客教育基地学校,在老校区时就拥有创客空间约400 平方米,开设有种植空间、虚拟机器人、Make X 机器人、3D打印、创意发声、MeV 动能车、人工智能、编程无人机等多项创客实践活动,每学期参与创客社团的学生300 多人。学校创客导师自主开发校本创客课程用于社团教学。学校坚持每年定期开展“东晓小学创客节”,开展丰富多彩的竞赛和体验活动,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创客实践的热情,学校创客队伍不断壮大,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东晓小学科学科组以实验创新及特色教研体系建构为方向,立足科组实际,彰显创客特色,走前沿开放式发展。在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通过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STEAM 等多元化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思,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科学素质。
科组搭建多种活动平台,开展STEAM 社团,运用校本课程、创意科学微视频等手段将科学教育和科学精神渗透到日常教学和生活中,使学生“爱科学,做科学,用科学,争做小小科学家”。此外,在教研活动中,每学期都开展校内公开课,积极参与区级和市级的教研活动和比赛,科学队伍集思广益,互帮互助,不断提升科组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个人素养。
新校区的投入更为学校的科创教育提供了优越条件,新校区新增了许多功能室,其中包括两个人工智能教室,3个科学实验室,让学生可以在此自由放飞科创梦想。
新学期来临,学校将充分发挥科学副校长的作用,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注重学生科学意识的培养,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小发明,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精神。进一步凸显学校科创特色,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学习好更要身体好!自从2024年深圳在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施行每天一节体育课后,本学期,按照省教育厅的最新部署,要求切实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校园体育的重要性日益彰显。
东晓小学一向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将体育摆在重要位置。2024年,东晓小学克服校园改造的困难,在运动场地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将校道铺上地胶化身跑道,将每天一节体育课落地落实。本学期,新校园一期工程启用,教学楼焕新但运动场仍在建设中,东晓小学再次主动作为,利用校道创新开展“校园阳光体育跑操活动”,加上正常的体育课、课间操和课后体育作业,确保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于是,从2月19日开始,每天下午4:00,伴随着欢快的下课铃声,东晓小学的校园顿时沸腾起来。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有序排列。体育老师分年级领跑,各班正副班主任全程陪同。
“一二一,一二一……”铿锵有力的口号声响彻校园。在班主任们的带领下,学生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沿着既定路线奔跑。阳光下,一张张红扑扑的小脸上洋溢着运动的快乐,一串串晶莹的汗珠折射出青春的光芒。六年级的马悦熙同学说:“跑完整个人都神清气爽,回家的路上脚步都轻快了许多!”体育老师表示,通过每天下午15分钟的跑操,学生们的心肺功能将得到显著增强,耐力、协调性等身体素质也将全面提升。
张弘透露,学校早早就为搬入新校区作了准备,开学前一周就召开新学期体育科组工作会议,让体育老师提前熟悉新校区的出操路线、教学地点、明确教学要求。本学期刚开学,学校就加强了对体育兼职和专职教师的培训,鼓励教师发挥特长开办多个体育社团。开学仅一周,“校园阳光体育跑操活动”就正式落地。
AI赋能教学,体育也不例外。近期,学校还计划引入智能体育设施,让AI为体育教学助力。
东晓小学始终坚持以体育人、以体启智的教育理念。将跑操活动与阳光体育锻炼、大课间活动等有机结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汤文钦表示,学校将继续深化体教融合,创新体育活动形式,让每一个东晓学子都能在运动中收获健康、快乐和成长。
新学期,东晓小学变的不只是校园环境和软硬条件,更有学校的内涵。接下来,学校还将在罗湖教育“14104”高质量发展战略的引领下,努力打造学校特色,推动学校意识形态、教学、德育等方面的工作,让学生全面发展、学校内涵发展。并以“朝阳文化”为主题,推进“大思政”教育,构建思政课程、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新格局,打造新样貌、新局面的“朝阳”党建示范校,用东晓党建特色引领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