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三年计划:全力实现中小学智慧课堂全覆盖
发布时间:2025-03-08 04:43:47| 浏览次数:
2023年3月4日,大兴区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试点项目年度推进会上宣布了一项引人注目的教育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实现整个中小学智慧课堂的全覆盖。这一Kaiyun雄心勃勃的目标预示着教育改革的深度变革,将为学生们带来更具互动性和参与感的学习体验。
自2021年9月,大兴区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行动的试点区以来,该区便致力于探索如何通过科技手段强化教育质量。在此背景下,“智慧课堂”模式应运而生,其目标是通过物理空间与数字空间、本地教育与远程教学、线上学习与线下互动之间的有机结合,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灵活的教学选择。
大兴区的智慧课堂模式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简单应用,它涵盖了七个方面的创新尝试,包括课堂互动辅助教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数据驱动精准教学、双师互动远程教学、人机互动自主学习以及课堂教学的智慧评价机制。这一系列措施的实施,旨在破解教育过程中传统教学模式管理机制的不足,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驾护航。
在推进智慧课堂的实际进展中,该区去年已经顺利开展了第一期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项目。在这个项目中,大兴区构建了“智慧课堂教师助手工具箱”,并引入了一批成熟的数字化教学产品。学校们通过申请试用权,在为期一个学期的试用期内探寻最佳的教学应用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学校能够在实践中摸索教学创新,探索出符合学校特点和教师需求的应用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期项目的参与热情高涨,共有26所学校投入其中,最终形成了121个项目立项。这表明了大兴区教育系统对智慧教育的积极响应,显示出教师们对新型教学模式的期待与热情。在这一背景下,4日的年度推进会议上,第二期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项目的申报工作正式启动,目的是进一步推动这一教学模式向更广泛的学校延伸。
除了课堂教学改革,大兴区还注重教师的培养与进修。为此,区内招募了超过100名“人工智能种子教师”,并启动了“未来教师培养项目”。该项目旨在培养数字化教学的专业人才,特别是具备一定人工智能教育应用能力的优秀教师,进一步提升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
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字教育研究部主任助理任丽雅表示,未来将继续深挖第二期智慧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项目中的种子学员,将其纳入未来教师培养计划。她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鞭策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人工智能如何与教育相结合,成为支持数字化教学的重要力量。
大兴区的智慧课堂计划不仅是为了提高教育质量,更是为全国各地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板。通过这样的努力,教育将不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递上,更是引导学生开启探求真理、创新思维的大门。数字化教育的未来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梦想,而是呼之欲出的现实,期待大兴区的实践能为其他地区提供激励和借鉴。
在这一波智能革命的浪潮中,教育是唯一的曙光。我们不妨期待,在智慧课堂全覆盖的愿景下,未来的课堂将会绽放出更加斑斓的色彩,我们的教育体制也将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让我们共同关注这一波澜壮阔的教育改革,期待大兴区智慧课堂的美好明天。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