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官方网站-中国大陆权威在线教育平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维联动”打造沉浸式思政课-Kaiyun中国官方平台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维联动”打造沉浸式思政课

发布时间:2025-04-03 20:11:57| 浏览次数: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维联动”打造沉浸式思政课(图1)

  3月28日,为深化思政课程改革、创新实践教学模式,马克思主义学院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开展“学史明理坚守红色根脉,向海图强争做时代先锋”主题思政实践教育。活动依托青年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红色经典读书社等社团,通过仪式教育、场馆研学、师生研讨等环节,构建“四化五评”教学机制,推动思政教育走深走实。

  清晨7时,青年教师、社团骨干和学生代表三百余人齐聚胡瑗广场。庄严的升旗仪式后,社团指导老师陈巍巍发表题为《以史为鉴,接续奋斗——从甲午烽烟到向海图强的精神觉醒》的国旗下讲话。陈巍巍‌从明清海防兴衰、甲午海战之殇切入,剖析近代中国海洋意识觉醒的曲折历程,并联系当前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使命,号召同学们“‌以自强之志扎根学习‌,像百年前的先驱者一样勇于探索;‌以爱国之心锤炼担当‌,像甲午英烈一样英勇无惧;以智慧守护和平、‌以青春接续奋斗‌,像人民海军一样劈波斩浪,在实现中国梦的航程中扬帆远航”‌。

  下午2点,课程主讲教师‌胡兵‌带领师生前往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诞生地纪念馆开展实践教学。退伍大学生士兵‌杨华玉‌担任讲解员,通过文物展陈、战役复原等形式,串联起人民海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胡兵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剖析了北洋水师覆灭的深层原因:“甲午之败不仅败于装备,更败于制度僵化与思想封闭。今天的‘向海图强’绝非单纯军事命题,而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综合体现‌。青年学子要从‘黄海悲歌’中读懂落后挨打的历史逻辑,更要从向着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阔步前行中领悟大国担当。”

  本次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深化“四化五评”教学机制的生动实践:通过“小组化”分组研讨引导学生深入剖析海军发展史,强化理论思辨能力‌;依托“社团化”实践联动组织学生实地调研海军精神,将本土红色资源转化为鲜活教学素材‌;运用“项目化”成果转化推动学生制作主题微课、编演历史情景剧,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迁移‌;借助“数据化”过程跟踪,通过学生实践手册实时记录参观学习轨迹,形成个性化学习档案‌;小组互评深化研讨成果反思‌,社团活动积分量化实践参与度‌,项目成果展示检验知行合一成效‌,过程性评价关注学习态度转变‌,综合考查则融合理论测试与实践报告,构建起“场馆+课堂+云端”的立体化评价体系‌。这种“行走的思政课”创新实践,生动诠释了“大思政课”建设中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育人导向‌。

  活动中,‌杨华玉‌结合服役经历,以讲解员的身份讲述新时代军人保家卫国的信念:“课堂中的理论在纪念馆中一一具象,亲身讲述更让我在传承者和弘扬者的身份转换中,找到了知行合一的实践坐标。站在展柜前讲述人民海军从白马庙驶向深蓝的历程时,真切体会到‘从无到有’的艰辛与壮阔。触摸锈迹斑驳的舰载零件时,仿佛触碰到前辈们用热血熔铸的信仰,这份跨越时空的共鸣让我明白:脱下军装仍是兵,我将以军人本色砥砺前行,传承报国信念;我将在红色宣讲的过程中播种信仰,激励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强国伟业。”‌社团骨干吉Kaiyun官网中国雨桐‌从实践视角分享感悟:“通过社团项目化活动,社团成员亲历了本次活动策划、组织和实施。成员们的知识素养更加充实、实践能力显著提升、理想信念愈发坚定;我们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增强服务能力,举办更加有吸引力的实践活动,为‘大思政课’建设贡献青马力量。”2024级数字经济‌《纲要》课代表陈昱文说:“迈进海军纪念馆,陈旧的航海日志、威武的舰船模型,瞬间将我拽入往昔的海军生活。锈迹斑斑的炮弹,似乎还留着海战的余温,课本里枯燥的海战,此刻鲜活起来。希望以后能多参加此类活动,亲自感触历史。如此,课程的形式更加多样、抽象的知识更加形象,有利于提高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仪式感召—场馆浸润—机制创新—多元共育”的立体化设计,将历史脉络、思政理论与青年使命深度融合,为新时代“大思政课”建设提供了鲜活样本。今后,马克思主义学院将持续推进“四化五评”创新改革,赋能思政教育高质量发展。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