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金课】穿越式教学+智慧助教 西安培华学院AI赋能教育革新
发布时间:2025-04-05 21:57:00| 浏览次数:
《古代汉语》是汉语言文学的一门核心课程,但因其知识庞杂繁多,语言晦涩难懂,所以这门课一直被学生称之为“汉语言的老大难”。但在贾昆诺老师的的课堂上却出现了另外一幅场景:学生抢座前排、争先恐后抢着回答问题。这门课到底有什么魅力呢?小薇旁听了这门课,没想到,一上课就是Kaiyun平台官方高端局。
一上课,贾老师用自带喜感的东北话说:“这节课要学习《韩非子·五蠹》,既然是韩非子写的,就让他自己讲”,班级里哄堂大笑起来。只见贾老师打开课件,一幅韩非子画像真的讲起《五蠹》来。学生的眼一下子亮了起来。“诸位可知何为五蠹?”AI生成的韩非子抚袖而立,用带着战国口音的雅言发问。
贾老师通过AI软件制作的韩非子数字人,看似是一场穿越剧般的教学实验,实则蕴含着深刻的教育创新逻辑。让AI赋能的“数字韩非子”走进《五蠹》课堂,是一场AI赋能传统人文教育的案例。贾老师借助科技驱动的改革,让古代汉语课程超脱传统文化符号局限,化作学生启迪智慧、拓宽视野的通道。
贾昆诺老师说:“用AI来表达课程内容,既用技术消解了学生与经典的疏离感,又通过技术本身揭示了经典的当代性——当学生们为‘数字韩非子’的妙辩鼓掌时,他们真正领悟的不是某个战国智者的思想,而是古今智慧对话的永恒魅力。这种通过技术抵达的人文体验,也是我想教给学生的一种课堂表达方式。”
淡隽豪使用的AI助教是《工程测量》课程的老师刘杰创建的“小杰老师的助教”。刘杰老师在智谱清言AI助教平台上传课件、实战案例、学生技能水平信息等近千条内容,让AI助教能针对具体问题提供解决方案+知识图谱+经典案例三维支持,从而为学生高质量的答疑解惑。
为什么要使用AI助教?刘杰老师讲到:“《工程测量》是一门实践性课程,需要学生大量的实验,老师不能24小时的陪伴,基于现实需要,我们课程组探索AI与工程教育的深度融合,通过构建“AI助教-助学-助管”三位一体的智能教学模式,实现了从传统课堂到智慧教学的跨越式升级,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型人才注入科技动能。”
AI助教还是老师备课的“智慧大脑”。老师们借助AI系统备课,系统会给出较为详细的数据,提示学生知识盲区,还能自动生成优化教案、PPT等教学资源,并推荐相关案例、文献和视频资料,帮助教师高效备课。
近两年来,学校在AI赋能教育领域开展了标准制定、出台计划、课程立项等相关工作。2024年4月,学校印发了《西安培华学院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标准》;5月,印发了《西安培华学院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行动计划》;6月,立项建设50门AI赋能教学改革试点课程;这些都成为学校赋能教师人工智能素养提升和实施教育数字化改革的重要举措。在培华,教师正在不断转型为AI协奏者,学生不断进化为智能驾驭者。这场始于技术赋能的教育实践,终将抵达教育本质的回归:教育数字化的真谛,不在于追赶技术浪潮,而在于用技术守护最本真的教育理想——让每个灵魂都能在智能时代绽放独特光芒。(作者:薛超飞)
特别说明: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华禹教育网()所提供的信息为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仅供参考,相关信息敬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