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智慧:以青春“微光”点亮教育“星河”
发布时间:2025-02-02 21:42:05| 浏览次数: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初见徐智慧,在和她的交谈中,这句话不断浮现在记者脑海中。
一周前,随着寒假来临,拜城县第一小学校园暂时按下了“静音键”,身为校党建办主任,徐智慧还有一些工作需要留下来完成。办公楼内,安静得能听见窗外的车流声,她纤细的双手敲打着键盘,与时间“赛跑”。
这个寒假,她有许多事要做,复习考研、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并准备新学期的课件、节前看望家庭有困难的学生……
不久前,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公布了2023—2024年度“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获奖人选名单,徐智慧是其中之一。身为一名基层人民教师,在她的身上究竟有着怎样的闪光点?让她从万千同行中脱颖而出。1月16日,记者来到拜城县第一小学,聆听她的故事。
如果说Kaiyun官网中国教育是一座灯塔,教师就是塔上那盏指引航向的灯。徐智慧读初中时,家里三姊妹跟随父母从四川来到新疆昌吉,在她升高中后,父母来到阿克苏地区拜城县务工,家里的三个孩子也转学到拜城县。
“那时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爸爸一个人出去打工,妈妈在家带我们仨,一家人的吃穿用度,我们上学的费用,全靠爸爸微薄的收入在支撑着。”说起过去的事,徐智慧的眼中几度泛起泪花,声音哽咽。“爸妈吃了没文化的苦,一定要让我们仨都读书。”
体会到父母的不容易,作为家中长女的徐智慧很早就懂得替父母分担。生活上能省则省,学习上从不让人操心。
“读高中时,我的性格比较内向,心里也挺自卑。老师说‘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一直影响着我,那时候心里就一件事,就是学好每一门课。”徐智慧说。
徐智慧的高中班主任名叫朱爱华,他对班级里每个学生的情况都很熟悉,为了“不动声色”地帮助徐智慧,他把自己的饭卡给了她,让她去学校食堂吃饭。这张小小的卡片,多年来一直温暖着徐智慧的心。2012年,徐智慧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新疆师范大学,在众多专业中,她选择了不收取学费的“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维吾尔语方向”专业。
“大一开学后不久,班主任和校辅导员得知我的情况,鼓励我申请助学金,报名助教岗位,我在校的生活费有了着落,就没有再花过家里的钱。大学四年,我拿了两年国家励志奖学金,一年国家奖学金,加入校分团委,一路干到书记,这段经历也让我慢慢放下了自卑,得到了历练。”徐智慧说。
大四那年,徐智慧的父亲在工地干活时受伤,家里没了经济来源,她无奈放弃了学校给的保研名额。回到拜城县后,她一边照顾父亲,一边打零工补贴家用。
“我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读大三时我在沙雅县英买力镇阿其墩村小学支教过,毕业回来后,想起来这些年受到老师们的帮助,我也想成为一名老师。”她说。
2017年,徐智慧考上了特岗教师,来到拜城县第一小学工作。9月开学季,走在校园里,看着身边奔跑的孩子们,她的心里充斥着幸福、激动和一丝紧张。
“我带数学课,第一次站上讲台,面对着下面40多个学生,我都能听到心脏咚咚跳动的声音。那时学校刚刚开始普及国家通用语言,孩子们基础不是很好,我大学的专业就派上了用场。”徐智慧说,刚开始上课进度有点慢,半学期过后,班里孩子们的国家通用语言水平有了很大提升。
徐智慧说,从不知道能不能胜任岗位到爱上这个岗位,离不开孩子们的支持。“我的第一堂课,孩子们看到进来一位新老师时,他们喜悦、惊奇又期待的眼神,我永远忘不了。渐渐熟悉之后,课下一些孩子喜欢来抱着我,表达他们对老师的喜欢,有的学生会写小卡片,下课后一个个递给我,后来带了高年级学生,他们还会把我写进作文里,孩子们的纯真让我很感动。”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徐智慧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基层学校缺老师,作为一名党员,把党的教育政策落实到位,让城乡学校的孩子享受到均等的教育,这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2019年8月,徐智慧向校领导“请缨”,申请到距离县城最远的老虎台乡九年一贯制学校支教。面对学校老师紧缺的难题,她毫无怨言地承担起多个班级的课程和教务教研工作。那时,她的女儿刚满一周岁,每周回一次家,忙起来半个月回一次家是常事,她将对孩子的亏欠悄悄藏在心底。
今年,徐智慧的女儿也成为了一名小学生,看到了老师的辛苦,她对母亲也多了一点理解。“我要好好学习,不让妈妈为我的成绩操心。”她说。
参加工作以来,徐智慧不断提升自己。从县级课题到自治区级课题,从县级比赛到自治区级比赛……步步攻坚。她先后荣获拜城县人民政府“优秀党员教师”称号、阿克苏地区“十百千”名师培养工程“骨干教师”称号等多项荣誉。这些荣誉不仅是对她个人能力的肯定,更是对她扎根基层、为新疆基础教育事业发展做出贡献的表彰。
徐智慧也“追星”,在她心里,华坪女高校长张桂梅就是最亮的“星”。“我要像张桂梅老师那样,始终保持对教育的热爱和忠诚,全心全意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向张桂梅老师学习,学习她无私奉献的精神,学习她一切为了孩子的精神,不断努力,和我的同事们一起在教育教学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成为孩子们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坚强后盾,为我们拜城县的教育事业献一份力。”
目前,拜城县第一小学与徐智慧结对子的学生有5名,祖力艾娅提·吾布力是受关注比较多的一个。“她家条件不太好,孩子比较内向,平时会多找她聊天,学习上也会关注得多一点。”
“孩子小学期间,低年龄段是行为习惯养成的黄金期。”徐智慧说,一年级的孩子有些上着课突然离开座位跑出去,有些坐不到10分钟就开始跟旁边的同学讲话,带一年级的孩子,教师的口袋里随时都能“变”出小红花,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帮助他们修正并养成好习惯。
对于教师自身来说,通过参加培训和不断自学,找到更适合的教学方法也很重要。“我特别喜欢上徐老师的课,她上课很有趣,就像妈妈一样关心我们。我爱徐老师。”拜城县第一小学学生李瑞雪说。
拜城县第一小学副校长刘玉萍说:“徐智慧老师工作8年里,干工作一直是任劳任怨,无怨无悔。作为一名党员教师,她能够起到很好的模范带头作用,尊重领导,尊重同事,真诚待人,热爱学生,是老师们心目中的好榜样、好老师。”
“获得这份荣誉,不仅仅是对我个人的认可,也是对在基层岗位上默默奉献者的一种鼓励。我会秉承着要干就一定干好的信念,继续努力奋斗下去。”徐智慧说。(本文来源:中国妇女报 通讯员:邓丽娟 阿卜杜艾则孜·图尔荪 王江平)